冬日暖流 爱心涌动——兴泰公益关注偏远贫困山区纪实
亚英体育:2014-11-10 作者:置业集团工会 吕艾橦

10月9日,早7点,兴泰公益一行五人准时从东胜出发,开赴青海。一路上车窗前划过雾中的景色,却没有兴致欣赏。此行带着爱心人士对 ...

 

      10月9日,早7点,兴泰公益一行五人准时从东胜出发,开赴青海。一路上车窗前划过雾中的景色,却没有兴致欣赏。此行带着爱心人士对偏远贫困山区孩子们的捐助衣物和拳拳爱心,深感责任重大。想着遥远山区孩子们的生活学习情况,让我整夜没有合眼。1300多公里,辗转12个多小时的跋涉后,于晚上7点多到达了青海省西宁市。这里,距离我们要去的村子不是很远。我们与当地对接慈善工作的才让本先生汇合。

      兴泰置业集团捐资助学公益活动自2013年启动,每年的这个时候,志愿者们都要来到青海亲自参与物资的分配工作,走访贫困户,这已经是大家的第二次合作了,无形间多了一份默契和亲切。

      第二天上午,大家对所有捐助物资的数量进行仔细核对,通过才让本的介绍,我们也对受助地区的情况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我们在西宁迎来了2014年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为美丽的雪景雀跃的同时,心里不免有了隐隐的担忧,寒冷的天气那些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怎么样?

      送衣,柳树湾村不忘村帮村

     



     10月11日,兴泰公益一行来到乐都县高店镇柳树湾村。柳树湾村有236户860口人,人均7分地。村民以种植大蒜、土豆、油菜以及外出打工为主要收入来源。柳树湾村现有43户贫困户,造成贫困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力缺少、学生供养和家中有体弱病人。

      兴泰公益志愿者来到乐都县时,村民已在村口守候,在工作人员和村长的调配下,柳树湾村的六个社井然有序地领取了爱心衣物。在分发衣物的现场,村长告诉我们,这些衣物来的正是时候,村民们最需要。阴冷的天气,看着村民和孩子们拿到爱心人士捐助的衣物,我们的心里感受到了莫大的欣慰。现场我们看到一位老大爷直接把自己身上的破旧衣服脱了下来,换上了一件合身的棉衣,和村民开怀大笑的情景,我们用镜头记录了这个永久的瞬间。

      走村入户,了解实情是兴泰公益最注重的一项内容,在我们走访的一些贫困家庭,导致贫困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力的缺少,青壮年常年外出打工,留守的年老体弱者,谈不上土地的收成,粮食只能是够家庭吃饱。有些贫困户都已举家外出务工,人去屋空。柳树湾村村长告诉我们,本村的村民迫切地需要御寒衣物,在满足村民们的衣物需求之后,他们还将以村帮村的方式,把部分衣物送给周边一些贫困村有需要的村民手中。

      唯一一所暖气取暖的小学

      10月14日,兴泰公益志愿者们来到青海省化隆县石大仓乡旦庄村小学进行回访。2013年,志愿者们就曾经来到这里发放冬衣和学习用具,因此对这里十分熟悉。

     


      旦庄村小学曾经是石大仓乡比较破旧的一所村学校,破旧的课桌,破损的办公桌椅,说起孩子们在破旧的教室里上课的情景,去年就来过这里的志愿者们仍然记忆犹新。

      2013年兴泰公益发起了“心连心,手拉手,让爱心传递”为主题的慈善捐助活动,于2014年7月顺利完成了对旦庄村小学校园校舍的翻新和重建,并置办了全新的桌椅板凳。再次来到旦庄村小学时,翻新的校舍令人眼前一亮,学习环境改善了,孩子们也能更加认真地学习了,老师华尖才让一脸畅快的笑容也抹去了往日的无奈。

      我们与老师和村民聊天时,他们骄傲地说,旦庄村小学现在成为了石大仓乡低年级教学点中最好的一座小学,不仅教学环境大大改善,而且还是唯一一所暖气取暖的小学。听到这些好消息,我们不禁打心底感谢所有爱心人士给予贫困山区教育事业以及孩子们的爱心帮助。

      给6个孩子的善款

     


      兴泰公益本次资助的6名学生是由兴泰公益的志愿者们在经过2013年青海爱心走访后选择出来的贫困家庭的孩子。他们分别是隆毛卓玛、拉毛德吉、强吉、夏吾卓玛、李毛和拉毛多杰,这些孩子来自石大仓乡旦庄村、大加沿村和吉加村的三个家庭。

      2014年8月26日,兴泰公益在微信公众平台发起了“兴泰公益2014年度爱心捐助”的号召,详细介绍了这6个孩子的家庭情况,该号召一经发出,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回应,兴泰公益也很快就收到几位爱心人士的助学善款。
这一次前往青海,志愿者带着爱心人士的捐助款来到6个孩子家中,把这份“爱心”送到了孩子们的手中。孩子们一笔一画认真地填写着我们带去的捐助申请表,偶一抬头,稚嫩的眼神中闪烁着对读书的渴望和对新生活的向往。当我们把爱心人士的助学资助款交到强吉的手里后,强吉跟我们说她想通过努力学习,考取职业中专学校。

      捐助人的爱心善举,使得孩子们懂得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资助,用更好的成绩来回报帮助他们的人,这也许就是山区孩子们发自心底的回答了。

      暖水袋与感谢信

    


      石大仓中心小学位于青海省化隆县石大仓乡,校长通过旦庄村小学联系到兴泰公益,由于学校宿舍无暖气,他迫切地希望兴泰公益能给住宿的学生们提供热水袋。兴泰公益的志愿者与校长了解了学校的情况后,迅速购置物资,第一亚英体育为石大仓中心小学160名住校生送去了热水袋。

      来到学校时,我们看到新的校舍正在修建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学生们就能搬进全新的教学楼中。
临行时,很多学生跑到我们身边,把他们写的感谢信塞到志愿者的手中,送热水袋虽然是一件很小的善举,但学生们感恩的心让志愿者们很是感动。

      让炉火带来希望和温暖

     


      哈什村小学位于青海省互助县哈什村,成立于1954年,教学成绩名列全县第一,该校有7名老师和106名在校生,其中61名是住校生,规模较大。

      兴泰公益志愿者们到学校走访时,看到很多教室的玻璃都是破损的,有几个教室还没有炉子取暖。刚下过雪,寒冷的风从窗户吹进来,呼呼作响,孩子们的脸冻得通红。

     


      看着孩子们在阴冷的教室中蜷缩着小手读书,让人心疼,我们问孩子们冷不冷,他们流着鼻涕大声回答:“不冷!”同行的沙日娜瞬间抑制不住泪水夺眶而出,学校的老师也跟着红了眼眶。离开学校后,大家一致觉得学校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但首先应该改善的是取暖问题。两日后,兴泰公益给哈什村小学送去了7套全新的取暖炉,并更换了教室破损的玻璃,希望孩子们能够在温暖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

      一家三代的传承

      兴泰公益走访的最后一站来到的是沙沟山小学。

      沙沟山小学位于青海省互助县五十镇班彦村,海拔近3000米,通往这里的山路平日就崎岖狭窄,交通极为不便,下过雪之后,山路几乎为封闭状态,想进山实在是艰难。为了能够进山,我们等待了两天多,在当地人的陪同下,开启了最难行的一次走访。

      沙沟山学校成立于1957年,学校位置偏僻生源较少,目前仅设学前班和一年级,共有学生21人。吕老师既是这里的校长,也是这里唯一的老师。吕老师一家三代人从建校起就坚守在这所学校教书育人的岗位上,直到现在。

      沙沟山小学现在的校舍已成为危房,老师不得不带着学生们搬离了学校,暂时在一户外出务工的村民家进行教学。虽然不能在学校学习知识,但孩子们学习的兴致依旧很高,教学现场与老师积极互动的场景也感染了我们每一个人。

      吕老师说:“25年的默默坚守和努力,能为家乡教书育人,值得!”
 

客户服务联系兴泰 版权所有 (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1 InnerMongola Xing Tai Group All Right Reserved.
备案号:蒙ICP备11003529号-1 | 技术支持:华汇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