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本报记者 刘宏亮)3月21日,兴泰集团2014年工作会议在集团总部隆重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集团2013年 ...
本报讯(本报记者 刘宏亮)3月21日,兴泰集团2014年工作会议在集团总部隆重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集团2013年工作成果,全面部署2014年经营任务,动员干部员工团结一致、顽强拼搏,圆满地完成2014年的各项任务指标。
集团领导在主席台就座
兴泰置业集团董事长高星、总裁高国栋及总裁委领导,各级环节干部、项目经理、职工代表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兴泰置业集团副总裁高金平主持会议。
兴泰置业集团总裁高国栋作了题为《治理创新,降本增效,全力推进集团各项工作稳步健康发展》的工作报告。报告分三个部分:一、2013年工作回顾;二、2014年经营思路及工作目标;三、2014年重点工作部署。
高国栋说,2013年,兴泰集团通过强化管理、务实经营、在复杂形势下实现了平稳过渡,各项事业有序开展。
各产业根据集团的总体部署,结合自身情况,调整运营思路,使集团能够充分发挥人力、物力、财力的集中优势,将重点项目稳步推进,取得了较好成绩。2014年初,建设集团成功晋升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和建筑行业工程设计甲级资质,实现了自治区房建总承包和建筑行业甲级资质零的突破;国泰商务广场项目建设接近尾声,其中三栋塔楼的业主已完成入驻,多家知名企业及个人也慕名与集团寻求合作。此外,集团投资产业受大环境的影响,总体开发进度逐步放缓;乌海兴泰公路开发公司通过强化管理、堵塞漏洞,提高了经济效益;酒店管理公司运转稳定,四家酒店均已实现正常营业。
2014年集团总体工作思路是:认清形势合理转型,持续促进管理变革,全力化解债权债务,加强管理,降低管理成本,整体提高经济效益,力争两年内使集团的经营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工作会议现场
高国栋从四个方面报告了2014年的重点工作:一、凝心聚力,全力化解集团债权债务。2014年,各产业应对债权债务的风险予以高度重视,按照“控制新债、锁定旧债、分类处理、逐步化解”的原则,组织专人对各企业的债权、债务进行一次全面认真的清理。二、推动变革,加强管理,向管理要效益。2014年,集团将在过去“制度、资金、人员”三统一的基础上深入推进总部管控的统一性,主要突出对“人力、财力、物力”的集中统一管控,以实现效益最大化。三、强化处室管理职能,细化管理流程,预防清理管理死角。在加强管理、降本增效的形势下,各职能处室要通力合作,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要有新思路、新办法,对于集团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要做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纠正。四、立足长远,发挥品牌优势。2014年,集团要在夯实经营、管理、质量、安全等方面已取得的成果上,深入持续地开展集团品牌建设目标,将兴泰建筑、兴泰地产、兴泰酒店的品牌影响力继续凸显,特别是借助兴泰建筑的特级资质、地产品牌的良好口碑,以为企业创造价值为着力点,积极探索新兴产业,利用品牌优势助推企业的健康发展。
兴泰置业集团总会计师王荣作了题为《重执行、细管理、控成本、抓现金,为全面化解集团债务风险而努力》的财务工作报告,提出了继续保持和完善以往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突出财务管理在经济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强化资金的集中管理,统一收支核算监督的2014年财务工作思路和重点。
兴泰置业集团总裁助理撖雪峰作了题为《适应形势、改变观念,扎实提高地产集团各项工作管理水平》的兴泰地产集团2014年工作报告;兴泰置业集团总裁助理郅栓明作了题为《理清思路,做实企业基础;创新管理,提升发展优势》的兴泰建设集团2014年工作报告。他们回顾总结了分管产业版块过去一年里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并通过分析当前宏观政治经济形势、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对2014年的分管工作进行了安排与部署。
与往年工作会议不同的是,今年的工作会议议程更为紧凑精简,并在一天的会议议程中增加了集团关于“人、财、物”三项制度的培训学习。着力通过对集团“人、财、物”的组织架构、业务内容、管理职责等多方面的宣贯,促进各级人员基础管理和专业管理能力的不断提升。
兴泰置业集团董事长高星在会议总结时发表重要讲话。他说,近两年,兴泰集团提出了提高发展质量,做强做实企业的经营思路,从目前来看,这一举措为企业的健康平稳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14年,兴泰集团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加大债权债务的清理。齐心协力做好工程款催要,坚持工程款项“新建工程不能有拖欠工程款”的原则,绝不留死角。二是规范管理,继续把企业做实做强。坚持“向管理要效益”的经营思路,经济发展由过去注重发展规模向质量化、效益化转变,管理方式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队伍建设改相马为赛马,拓宽员工发展渠道,加强企业员工队伍建设,激活现有人才,凝聚全体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企业的发展储足战略底气。
董事长高星在工作会议上作重要讲话
最后,高星鼓励广大员工坚定信心、同舟共济、化压力为动力,实现企业的稳步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