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专题】 砥砺六载铸辉煌 乘风破浪远扬帆——兴泰建设集团特级资质申报纪实
亚英体育:2014-03-11 作者:建设集团 王喆 井谢谢 贺涛

2014年1月20日,兴泰建设集团成功晋升国家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企业资质,同时获批设计建筑行业甲级资质,从而使自治区 ...

 

      2014年1月20日,兴泰建设集团成功晋升国家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企业资质,同时获批设计建筑行业甲级资质,从而使自治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企业资质和设计建筑行业甲级资质双双实现零的突破。这一天,兴泰人等了好久,努力了好久,奋斗了好久,执着了好久……六年磨一剑,今朝锋芒现。

      “申特”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大势所趋

      2006年,新的建筑企业特级资质标准即将出台,兴泰建设集团第一次尝试,按照建设部87号令(建建(2001)82号文件)申请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建设部却未予受理。然而,随着兴泰集团在自治区建筑业界的做大做强,通过晋升特级资质来拓宽经营领域,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发展的大势所趋。

      2007年,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新标出台,对企业资信能力、企业主要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要求、企业科技进步水平和代表工程业绩等均做出了更为严格的规定,这无疑为晋升特级资质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同时,也为兴泰集团点亮了梦想的航灯。

       2008年初,刚刚上任建设集团总经理的韩平心里多了一件日思夜想的大事——拿下“特级”这块金字招牌,为兴泰集团的发展道路上再加一枚重重的砝码。韩平总经理上任伊始,在他的第一个《工作报告》中就明确提出六年“申特”的规划目标。他不止一次说:“根据新的《施工企业总承包特级资质标准》及资质管理办法的要求,建设集团要将此项工作作为企业发展的头等大事。特级资质申报能否成功,是直接关系到我们今后是端‘金饭碗’还是‘泥饭碗’的问题,各单位、部门要把这项工作当作‘一把手工程’来抓,确保申报成功。”在2008年4月8日召开的建设集团首次特级资质申报工作专题会议上,韩平对申报工作提出更加明确的要求。

      为确保申报工作进展顺利,兴泰建设集团“申特工作领导小组”正式成立,全面负责特级资质申报各项工作。按照新特级资质要求,新申报特级资质企业必须满足《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类别对应工程设计资质所需设计类型对照表》中的对应工程设计行业资质或对应工程设计专业资质标准所要求的主要专业技术人员配备。在当时,内蒙古自治区还没有一家特级资质企业,多年来想要走出内蒙古,寻找更广阔的天空的区内建筑企业,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些大型、甚至特大型工程花落区外有特级资质的企业。因此,申报特级对一个企业而言,毋庸置疑既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是推动企业深入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举措。

      “申特”是具备过硬技术水平的有力考验

      “困难摆在面前,就看我们怎样看待它,只要我们横下一条心,抱着必胜的信念,它就不是困难,人在战胜困难前必须首先战胜自己。”这是兴泰集团所属建设集团总工程师王喆常说的一句话。

      要想成功申报特级资质,拥有自治区级的企业技术中心是兴泰建设集团申报小组要啃下的首块硬骨头。2009年以来,建设集团所属企业技术中心为了达到省部级的企业技术中心的条件,累计申请国家专利58项,获授权23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获国家级工法10项,自治区级工法69项。

      在高性能混凝土(HPC)与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研发与应用经鄂尔多斯市科技局组织国内知名专家进行科技成果鉴定后,鉴定结论为:“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研究成果荣获“2011年度鄂尔多斯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1年度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填补了公司在该领域的空白。同时,兴泰集团还主编了国家标准《建筑工程咨询分类标准》和《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参与编制了国家标准《外墙外保温系统技术要求及评价方法》。《建筑工程咨询分类标准》已经正式发布实施。

      2009年12月27日,建设集团企业技术中心最终被认定为内蒙古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为集团成功申报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企业搭建了一个良好的科技与技术研发平台。

      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达到了,信息化建设成为横亘在特级资质顺利申报前的又一大难题,建设集团领导首先从人员组织机构方面加强保障,成立了信息管理中心,并与信息化责任人签订信息化发展责任状,明确了信息化的工作由信息管理中心牵引,同时总工程师王喆分管信息化建设工作,各个业务处室,分公司领导直接参与信息化建设工作,明确了全员参与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部署。

      为保证信息化能够顺利实施,在硬件建设方面,公司领导按照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的思路,搭建了集团总机房,机房内的相关网络设备、服务器设备、空调设备、消防设备、UPS设备均按照国家C级机房标准进行建设的,并设专业硬件网络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在公司信息化建设初期阶段,由于员工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信息化意识不够,原有企业固有的管理模式与信息化发展相冲突等因素导致在信息化实施过程中走了一些弯路,为此公司高层领导意识到,信息化从根本意义上说是企业的一场变革,信息化建设的过程是企业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变革的过程,企业内部无论整合决策体系、执行体系,还是管理流程、运行方式、沟通方式,或者企业管理习惯、员工行为都应该借由信息化运行平台使其发生根本性变化。基于这一理念,建设集团把信息化工作定为“一把手工程”,公司总经理亲自挂帅担任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针对管理信息化实施过程中特别容易出现的系统各自为政、系统衔接与冲突部分没有专人协调导致实施效果有限的情况,明确各专业系统职责,全面调动基层单位,特别是项目经理对信息化工作的重视,全面推动了实施效果。

      企业一把手坚定信心,以足够魄力高度关注并全程参与,使信息化建设工作事半功倍,而软件公司专业的实施能力,也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基石。在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中,软件公司结合多年行业项目实施成功的经验,借鉴了国内外知名软件公司实施方法体系,将自身在管理软件实施方面的丰富经验,结合公司的发展规划与现状,具体落实到公司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在方法论的指导下,按照统一思想、立足现状、分析需求、确立蓝图、理清顺序、系统测试、试点验证、全面推广的八个步骤对信息系统的范围、流程、表单做了系统的梳理和验证。经过一系列保证措施,最终实现了系统和管理流程的有效融合,系统与以成本为核心的业务融合、系统与公司管理模式的整合,确立了办公自动化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综合项目管理系统的全面应用。

      企业信息化系统实施期间,软件公司与信息管理中心人员组成了信息化培训团队,先后为公司员工组织了大大小小的培训2000人次,培养出近50人的讲师团。后续二级公司、项目部内部推广期间,讲师团发挥了讲解、问题解答以及数据检查的工作,保障了企业信息系统的有效运转。

      “申特”是更上一层楼的坚实基础

      2012年初,申报特级的硬性指标已基本完成,开始了申报资料的整理,资质资料从成型到最后定版修改十余次,中间小修小改使用的纸张摞在一起起码有一米多高,候选图片上千张……2012年12月19日夜,“马上可以装订了,图纸再叠得整齐一些,快看到黎明前的曙光了”,王喆这样鼓励着大家。这位个头适中,骨架小巧,透出几分书卷气的女性是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学技术委员会专家,在工作中当仁不让雷厉风行。当晚大家一直熬到天明,四卷十册申报材料终于装订完成。

      2012年12月20日,材料正式上报内蒙古自治区住建厅,
      2013年1月8日国家住建部成功受理,
      2013年9月29日结果公示,
      2013年10月16日递交陈述资料,
      2013年11月26日专家实地核查,
      2014年1月20日获批。

      砥砺六载铸辉煌,乘风破浪远扬帆。六年峥嵘岁月见证了兴泰集团的努力、付出与成长。在新的征程中,兴泰集团势必将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全面增强核心竞争力、风险管控力和价值创造力扬帆启航,力争为推动自治区建筑业界升级,提高对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和贡献力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客户服务联系兴泰 版权所有 (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1 InnerMongola Xing Tai Group All Right Reserved.
备案号:蒙ICP备11003529号-1 | 技术支持:华汇软件